1 斷絲
1.放電狀態(tài)不佳——降低 P 值,如果 P 值降低幅度較大仍斷絲,可考慮降低 I 值,直至不斷絲。此操作會降低加工效率,如果頻繁斷絲,請參考以下內(nèi)容,找出導致斷絲的根本原因。
2.沖液狀態(tài)不好,如上下噴嘴不能貼面加工,或者開放式加工時,通常斷絲位置在加工區(qū)域?!档?P 值,并檢查上下噴水嘴是否損壞,如損壞請及時更換。
3.導電塊磨損嚴重或太臟,通常斷絲位置在導電塊附近?!D或更換導電塊,并進行清洗。
4.導絲部太臟,造成刮絲,通常斷絲位置在導絲部附近?!逑磳Ыz部件。
5.張力太大——調(diào)低參數(shù)中的絲張力FW,尤其是錐度切割時。
6.切割絲、工件材料質量有問題?!鼡Q切割絲、降低P和I值,直至不斷絲。
7.廢絲桶中的廢絲溢出,和機床或者底面接觸,造成短路,通常剛剛啟動加工就會斷絲?!獙⒁绯龅膹U絲放回廢絲桶,并及時清理廢絲桶。
8.收絲輪處斷絲——檢查收絲輪的壓絲比,標準值為1:1.5~1.6 。
9.導電塊冷卻水不充分,通常斷絲位置在導電塊附近——檢查冷卻水回路。
10.去離子水導電率過高,通常斷絲位置在加工區(qū)域——檢查水的導電率,如超差,應及時更換樹脂。
11.去離子水水質差,通常斷絲位置在加工區(qū)域?!渲兴霈F(xiàn)渾濁或異味,或者加入機床的純凈水有問題,應及時清理水箱,更換過濾紙芯。
12.絲被拉斷,下機頭陶瓷導輪處有廢絲嵌入或導輪軸承運轉不靈活?!謇聿⒅匦抡{(diào)整安裝陶瓷導輪,必要時更換導輪軸承。
13.平衡輪抖動過大,運絲不平穩(wěn)?!Uz速,用張力計校正絲張力。
2加工速度低
1.未按標準工藝加工,上下噴嘴距離工件高于0.1mm——盡可能貼面加工。
2.創(chuàng)建的工藝文件不正確?!_輸入相關的加工要求,生成合理的工藝文件。
3.修改了加工參數(shù),尤其是降低了 P、I 值過多會導致加工速度大幅降低?!韬侠硇薷姆烹姽に噮?shù)。
4.沖液狀態(tài)不好,達不到標準沖液壓力?!绱_實不能貼面加工,需正確認識加工速度。
5.工件變形導致加工時放電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,尤其是修切?!侠戆才殴に?,控制材料變形。
6.如果參數(shù)里選擇了ACO(自動過程優(yōu)化),在加工不穩(wěn)定的情況下會降低加工效率?!谇懈罘€(wěn)定的情況下,可取消 ACO 功能。
7.對于拐角較多的工件,使用高精度參數(shù)可獲得較高的精度,但會降低效率。——適當降低拐角策略 STR 值,可提高加工速度。
8.模式30 加工,放電穩(wěn)定性不好,速度慢-----修改參數(shù) UHP,可提高2個值 。
9.修切速度慢?!蓪⒚康兜南鄬庸ち扛男∫稽c,如要提高修切一的速度,可將主切的偏移量改小0.005mm~0.01mm。
10.主切切割效率較之前下降?!皶r對機床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。
3表面有絲痕
1.切割絲質量有問題?!ㄗh使用品牌鍍層絲。
2.工件材料問題,或者材料含有雜質?!鼡Q工件材料。
3.工件內(nèi)部組織局部內(nèi)應力釋放會導致工件個別位置有線痕發(fā)生?!獌?yōu)化加工工藝,減小材料內(nèi)部應力變形。
4.工作液溫度過高或溫度變化過大?!仨氂弥评錂C控制液溫,并且保證合適的環(huán)境溫度。
5.機床外部環(huán)境惡劣,振動較大?!纳茩C床外部環(huán)境。
6.導電塊磨損嚴重?!獙щ妷K旋轉或更換。
7.上下導電塊冷卻水不足?!逑聪嚓P部件。
8.導絲部太臟。——對導絲部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。
9.工作液太臟?!逑匆翰酆退?,并更換工作液。
10.觀察放電狀態(tài)是否穩(wěn)定,修切時是否發(fā)生短路回退現(xiàn)象?!绻耷杏卸搪?,可以將 UHP 值增加1~2。
11.如果修切時放電電流及電壓正常,但是速度很低?!梢詼p小相對偏移量。
12.沖液狀態(tài)不好,達不到標準沖液壓力及噴流形狀?!獧z查上、下噴嘴是否損壞,如果有損壞,應及時更換。
13.絲張力不穩(wěn)?!式z速及張力。
4表面修不光
1.相對偏移量過小。——適當增加相對偏移量。
2.工件材料變形導致修切時切割速度不均勻?!侠戆才殴に嚕瑴p小材料變形。
3.切割絲的質量差。建議使用品牌鍍層絲。
4.導絲部太臟?!獙Ыz部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。
5.導電塊磨損嚴重。將導電塊旋轉或更換。
6.工藝參數(shù)選擇錯誤?!_輸入相關的加工要求,生成合理的工藝文件。
7.沖液狀態(tài)不好,達不到標準沖液壓力及噴流形狀?!獧z查上、下噴嘴是否損壞,如果有損壞,應及時更換。
5切割形狀誤差大
1.在切割拐角時由于切割絲的滯后,會造成角部塌陷?!獙τ诠战且缶雀叩墓ぜ?,應選用有拐角策略的參數(shù)。
2.為減小較大工件加工過程中的變形,可以從加工工藝改善:
(1)凹模:
做兩次主切,先將主切的補償量加大單邊0.1mm~0.2mm進行第一次主切,讓其應力釋放,再用標準偏移量進行第二次主切。
(2)凸模:
1)應留兩處或兩處以上的暫留量,編程時以開放式加工。
2)安排合理的起割位置和支撐位置。盡量打穿孔,避免從材料外部直接切入。
3.絲不垂直。——重新進行絲校正。
4.機床外部環(huán)境惡劣,振動較大?!纳茩C床外部環(huán)境。
5.切割絲、工件材料質量問題?!ㄗh使用品牌鍍層絲、無品質問題的材料。
6.工件裝夾位置與上下噴嘴距離過大?!{(diào)整裝夾方法。
7.絲速或絲張力不穩(wěn)定?!{(diào)整或校準絲速和張力。
8.沖液條件發(fā)生明顯變化,造成絲振動較大?!獧z查上、下噴水嘴,如果噴水嘴損壞,應及時更換。
9.機床的軸及上下臂是否發(fā)生碰撞,造成機械精度發(fā)生改變?!绻S或者上、下臂發(fā)生碰撞,造成精度異常,應及時聯(lián)系服務人員進行維修。
6工件凹心或鼓肚子
1. 工件中間凹心:可將主切及修切的參數(shù)Ssoll 值減小,增加絲速、張力,提高最后一刀恒速切割速度,增加修1 和主切之間的相對偏移量。
2. 工件中間鼓肚子:與處理工件凹心的方法相反。
7直身工件大小頭
1.切割絲的質量差?!ㄗh使用品牌鍍層絲。
2.優(yōu)化參數(shù)。
1)提高走絲速度,稍微加大絲張力。
2)調(diào)整參數(shù)CCON。
3)編程時,在程序里加錐度補償。
8凹模進刀處絲痕
1.采用圓弧切入-圓弧切出方式。在編程時,采用圓弧切入-圓弧切出方式,圓弧大小為0.5mm即可。
2.采用切入-切出點分離方式。在編程時,將每次進刀點設置在不同位置,避免從同一點進刀、退刀。
微信掃一掃